干货:学会这个词,教育专家都觉得你专业

当你一跟美国教育界人士聊起experiential learning(暂译为体验式学习)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把你当做圈内人了,因为这个概念已经火遍了美国教育界。

academic.png

不仅学术圈有许多人在积极地认同experiential learning这个概念,近些年也逐渐有许多机构在实践这个概念。既然这个概念已经在学术圈引起了流量,引发了讨论,就足以证明这个概念是有其可取之处以及流行度的。

Experiential learning这个教育理念的一把手叫David Kolb。

Kolb博士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这个概念。这些巨人包括:20世纪著名的学者John Dewey, Kurt Lewin, Jean Piaget, William James, Carl Jung, Paulo Freire, Carl Rogers等等。你也不用非得要记得他们的名字啦,你只需要记住这些人对Kolb的启发在于:他们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和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experience,就是体验真的非常重要!

下面的六点是上述巨人都认同并且形成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的前提的观点:

  1. 学习理应在乎过程,而非结果。Dewey博士就说,“教育这件事情就应该被看成体验的不断重建,而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同一件事情。”

  2. 学习都是再学习。意思就是说,学习的过程都是把学生对于某一件事的观点剥离出来,然后学生不断审视、分析、最后把新的观点与旧的观点融合之后再变成新的观点。

  3. 学习无法称之为学习,如果学生的新旧观点都没有发生碰撞和冲突或者说没有新的观点形成。

  4. 学习是全方位重新认知世界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学生的思考、感受、感知以及行为都应该发生变化。

  5. 学习发生在人与环境互动之中。利用旧有的观点消化全新的体验,调整旧有的观点以适应新的环境。

  6. 学习是创造知识的过程。这个观念跟现行的教育系统的基石“传输知识”型的理念完全不一样,社会知识应该是由学习者来创造的。

总而言之,Kolb博士把“通过转化体验的方式制造知识的过程”叫做学习。

第一次看到这个观点的美国教育者常常会有醍醐灌顶或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终于来到了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的定义。下面有一点偏学术,我尽量讲的简单一点。首先, Kolb先生认为知识是来自于“理解(grasping)体验”和“转化(transforming)体验”。“理解体验”来自“实际体验CE”和“抽象概念AC”;“转化体验”来自于“反思性观察RO”和“主动实验AE”。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图:

Screen Shot 2020-02-26 at 20.22.14.png

这个图就是Kolb博士对于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最经典的学习闭环。我们从最上面那个开始顺时针转着看。“实际体验CE”是“反思性观察RO”的基础,然后从“反思性观察RO”里面抽丝剥茧,形成“抽象概念AC”;这些“抽象概念AC”可以指导学生做出不一样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可以再次“主动实验AE”,成为新的体验的指南针。说的再直白一点的话,就是体验—反思—归纳—实验这四点形成一个闭环。

 太抽象了哈!我来举个新智课堂的例子。新智有一堂课叫做service learning,这个设计的基础就是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学生会被老师带出去做志愿者活动。常常家长看到的照片是咱们学生去搭建房子或者去农场捡干草或者去公园剪枯枝,这些就是“实际体验CE”。活动之后呢,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自己所做的活动,这叫“反思性观察RO”。

然后通过老师不断地深入的提问,学生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收获,有的稍微灵性的学生呢,就会联想到上课讲的美国社会的贫穷问题啦,种族问题啦等等,从而把自己曾经的观念拿出来跟新的体验带来的收获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观点,例如“哦,原来美国也是有很多人都还在吃政府补贴,也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很有钱。” 这叫“抽象概念AC”。现在这个新的观点就跟没来美国之前对美国的看法“美国人都很有钱”不一样了,学习的过程就发生了。

 但请注意,这个过程还没结束,现在这个新的观点就是学生目前的认知了,就也成了现有观点了对吧。所以学生下一步是重复这个过程,再形成新的观点。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化自己对一些事物的了解。

 对教育理念感兴趣的人,通常可能都见过Kolb的这个学习闭环,网上也有了很多种的变式。

e596482a34d172c613b6cfa1b25c9530.png

但想要变得更加专业一点,还有一点是要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个学习闭环最理想的状态是不断地循环下去,最终形成一个螺旋。

Spiral.jpg

文章的最后还是跟大家道个歉,因为本文没有真的给出experiential learning一个准确定义。Kolb博士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提过那么一次定义,但那句话里面包含了更多更细节的研究内容,在此就不具体聊了。但大概意思就说,每个人的学习模式都不一样,有的是纯靠“实际体验CE”,有的靠“抽象概念AC”,还有靠“实际体验CE”和“反思性观察RO”结合或者“抽象概念AC”和“反思性观察RO”结合。就算是同一个学生,在不一样的环境下也会触发不同的学习模式。他说,experiential learning就是一种在应对不同的现实场景的时候产生的不同的学习模式后,不同的学习模式达到一种富有创造力的互相制约之后产生知识的过程。的确很绕,也比较难理解。

其实对于Kolb的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基本上只要知道学习闭环和学习闭环产生的螺旋形,你就已经超过99%的人了。

现在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例如哈佛法学院、耶鲁教育学院、斯坦福商学院、普林斯顿教育学院等等都在鼓励甚至要求学生要修experiential learning课程或者实习。

所以,对这个概念的了解,是真的能让你至少入了教育行家的门了。

最后再提一个误区吧,大部分人在第一眼见到这个词的时候,就简单地把这个词跟“犯错—从错误中学习”这个过程联系起来了。但实际上,Kolb博士所提出的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应该包含范围更广,“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只是Kolb博士的理论的一个子集。

国外的各行各业都流行着孔子的一句话:“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中文是:“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据考证,这句话本出自荀子在《儒孝篇》)看来不管在什么文化里面,教育专家们都很推崇这种以“行,也就是experience”促进学习的教育学方法。

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Guest User